1. 祭拜时间禁忌
避免在不当时辰祭拜,如中午过后(民间认为土地公需“睡午觉”,不可惊扰);特殊日子忌祭拜,如土地神诞辰(多为农历二月初十)、传统节日(如清明、中元)当天,部分地区禁止动土、搬家、争吵或打死老鼠(避免破坏与土地神的和谐,影响运势)。
2. 供品与仪式禁忌
供品选择:忌用破损、不洁或带刺、空心的水果(如菠萝、梨,象征“分离”或“无心”);供品数量需为单数(3或5样,符合“神三鬼四”的传统),且避免咸酸苦涩的味道(土地公喜甜,宜用糕点、糖果等)。
仪式规范:焚香时需一次性插好,忌用木棍翻动(防止惊扰神明);烧纸需完全烧尽,不可中途熄灭;祭拜结束可撒少许酒水或茶水于地面(表示敬意),忌将供品带走或浪费。
3. 言行举止禁忌
忌冒犯神明:祭拜时需衣着整洁、态度恭敬,避免暴露、邋遢或嬉笑打闹;不可对土地神开玩笑、说大话(视为不敬)。
忌乱动周边物品:土地庙内的树枝、物品即使掉落也不可随意捡拾(视为神明的“所有物”);修建土地庙时需面朝里面(避免直视神明,体现恭敬)。
4. 特定人群与场景禁忌
孕妇或经期女性:部分地区认为此类人群需回避土地庙祭拜(避免冲撞神明或影响自身运势)。
路边土地庙:忌随便祭拜(多为孤魂野鬼入驻,而非正神土地公;尤其未出阁女性祭拜,可能被“跟随”,影响运势)。
5. 建庙相关禁忌
神像与立向:神像必须开光(赋予神力),破土、立向需念专门咒语(如“开地脉咒”),忌随意了事。
造型与位置:土地庙造型宜简单(符合“基层神灵”的朴素形象),忌过于奢华;位置多选西南方(坤方,地府)或东北方(艮方)(遵循“土地老本性韩,不驻东北就驻西南”的传统)。
修建过程:需由专人主持,念请神表、请神咒;建成后可放供品(如猪头、全鸡、水果)宣告落座,忌未经仪式直接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