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忌贪凉受风:虽处秋老虎时节,但早晚温差逐渐增大,需避免直吹空调、风扇或洗冷水澡(尤其是夜间),以免寒邪侵入体内,引发感冒、关节疼痛或脾胃不适。不要露脖颈、后背、脚踝等血管丰富的部位,防止秋凉 *** 导致血管急剧收缩。
2. 忌辛辣温燥食物:秋燥渐盛,辛辣(辣椒、花椒、生姜)、温燥(羊肉、油炸食品)食物会助长体内燥火,加重口干、便秘、咽喉肿痛等秋燥症状,应尽量减少食用。
3. 忌生冷寒凉食物:即使天气仍热,也不宜多吃冷饮、冰镇水果(如西瓜、冰棒),以免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消化不良、腹泻等问题。
4. 忌过度劳累与剧烈运动:秋乏时节,人体易疲劳,应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,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(尽量22点前入睡)。运动方面,忌剧烈运动(如快跑、重体力劳动),以免大汗淋漓损耗津液,加重秋燥,可选择散步、太极拳等舒缓运动。
5. 忌无病乱补与凡肉就补:秋老虎期间脾胃功能尚未完全适应凉爽气候,不宜盲目进补(如过量服用参茸、维生素C等),以免加重身体负担。进补应以润燥、养阴为主(如梨、百合、银耳),且忌凡肉就补,应荤素搭配(优先选择白肉、豆类),避免高脂肪食物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6. 忌情绪大喜大悲:秋气易引 *** 绪低落、烦躁,应保持心态平和,避免情绪波动过大,可通过登高望远、赏菊、听舒缓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,以适应秋收之气。
7. 忌整夜开空调与不睡湿发:整夜开空调会导致室内空气干燥、温度过低,易引发感冒、腹泻或关节疼痛,建议设置定时功能。洗完头发后应及时吹干再睡觉,避免湿发入睡导致湿气侵入体内。
二、秋老虎期间能做的事(建议做的事)
1. 饮食润燥养肺:多吃滋阴润肺、甘润生津的食物,如雪梨、百合、银耳、蜂蜜、莲子、山药等,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、鼻燥、皮肤痒等症状。
2. 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:每天喝够15002500毫升温水(早晨起床后喝1杯温开水,半夜可适量补水),避免脱水。运动后可喝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,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盐分。
3. 早睡早起与适度运动:顺应秋乏规律,早睡早起(22点前入睡,早上7点左右起床),中午可适当午睡(30分钟1小时),增强身体免疫力。选择散步、太极拳、瑜伽等舒缓运动,每次30分钟左右,微微出汗即可。
4. 做好防暑与防晒:秋老虎期间仍有高温时段(如中午11点下午3点),应避免在烈日下暴晒,外出时戴帽子、墨镜、涂防晒霜,携带遮阳伞,防止中暑。
5. 调节情绪与养护肺部:通过听音乐、读书、练习书法等方式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不良情绪损耗肺气。也可适当进行深呼吸练习(如腹式呼吸),增强肺部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