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死后寿衣由谁穿上 给去世的人烧纸讲究

admin

传统习俗中,老人寿衣的穿戴由子女或儿媳具体负责,分工因逝者性别略有差异:

男性逝者:通常由儿子主导,女儿协助完成寿衣穿戴;若有多个子女,全家共同参与,确保穿戴整齐。

女性逝者:一般由女儿负责主要穿戴工作,儿媳协助;独生子女家庭则由子女独自完成,必要时请族中长辈指导。

老人死后寿衣由谁穿上 给去世的人烧纸讲究

特殊情况:无子女的孤寡老人,可由亲近的亲属晚辈(如侄子、侄女)或殡葬服务人员协助,但需遵循“亲近优先”的原则。

二、给去世的人烧纸的讲究

烧纸是传统祭祀的重要环节,旨在为逝者送去“阴间花销”,需遵循以下流程与禁忌:

1. 烧纸前的准备

净手:烧纸前用清水洗手,去除污秽,体现对先人的尊敬。

选择纸质:优先选用质量较好的黄草纸、冥币或专用祭祀纸,避免使用劣质印刷品(如“巨额冥币”),传统认为“不实”的纸钱无法被先人接收。

折叠与捆扎:将纸钱折叠成规整形状(如对角线折两次),便于燃烧;若用冥币,可按“从外到内”的顺序摆放。

准备火源与工具:使用防风火机或火把(避免阴气重的环境中火苗熄灭),备一根树枝用于拨动纸灰,确保完全燃烧。

2. 烧纸的时间

关键节点:主要在清明节(前三天至后四天,避开清明节当天,因当天阴间道路拥挤,先人难以接收)、中元节(农历七月十五,阴间大门开放,先人集中领取)进行;其他时间如春节、忌辰也可烧纸,但需避开“鬼门关闭”后(如七月十六后)。

具体时段:选择傍晚至夜晚(太阳落山后,阴气渐重,先人易现身接收);避免中午或白天,以免阳气过重影响接收。

3. 烧纸的地点

首选墓地:直接到先人墓前烧纸,最为恭敬,能让先人“直观”收到祭品。

替代地点:若无法前往墓地,可选十字路口、空旷避静处(远离易燃物、人群),面向先人墓地或家乡方向画圈烧纸。

4. 烧纸的仪式流程

画圈与留口:在地面用树枝或石块画一个不封口的圆圈(缺口朝向先人墓地或家乡方向),寓意“圈住钱不被孤魂野鬼抢走,仅先人可取”。

点燃与默念:先点燃两张纸钱扔至圈外,答谢“孤魂野鬼”(避免其骚扰先人);再点燃圈内纸钱,同时默念先人姓名、住址及思念话语(如“XX,给您送钱来了,愿您在阴间平安”)。

烧纸顺序:按“从外到内”的顺序点燃纸钱,避免未燃尽的纸钱被风吹散;期间不随意踩踏纸灰,保持恭敬。

5. 烧纸后的处理

确认燃尽:待纸钱完全烧尽(无明火、无烟),用泥土或水熄灭余烬(避免引发火灾)。

清理现场:将纸灰轻轻扫入盆中,倒在指定地点(如树下、河边),不随意散落;回家前可在门口拍打衣物,民间认为能“掸去附着的阴气”。

6. 关键禁忌

不踩纸灰: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的纸灰,均不能踩踏,以免影响自身运势。

不拍照:烧纸过程中避免拍照,尤其是不要拍摄纸钱或先人墓地,传统认为会“惊扰先人”。

不捡路边钱:烧纸时若看到路边有“无主钱”,不要捡拾,以免招来灾祸。

不嬉笑打闹:烧纸时保持庄重,不随意交谈或嬉笑,体现对先人的尊重。

不捡便宜纸:避免购买“超低价”“批量印刷”的纸钱,传统认为此类纸钱“不实”,先人无法使用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