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简短 端午节的传说是什么

admin

1. 纪念屈原(最主流传说)

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大臣,主张联齐抗秦却遭贵族谗言被流放。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楚都郢都,屈原悲愤交加,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自尽。百姓为悼念他,纷纷划船竞渡寻找遗体,还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(防止鱼咬食屈原身体),此后逐渐形成赛龙舟、吃粽子的习俗。

2. 纪念伍子胥(江浙一带流传)

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简短 端午节的传说是什么

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,父兄被楚王杀害后投奔吴国,助吴伐楚并攻入郢都。后吴王夫差听信谗言,赐伍子胥自刎。伍子胥临终前嘱托将眼睛挖出挂在吴京东门,以看越国灭吴。夫差大怒,将尸体装入皮革于五月初五投入江中,百姓为纪念他举行祭祀活动,成为端午节习俗的起源之一。

3. 纪念孝女曹娥(东汉传说)

曹娥是东汉上虞人,父亲溺于江中数日未寻得尸体。时年14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号哭,五月初五毅然投江,五日后抱出父尸。此事传为孝节神话,后人在其投江处修建曹娥庙,村镇改名为曹娥镇,江名定为曹娥江,端午节也因此融入纪念她的内容。

4. 古越民族图腾祭(起源传说)

长江中下游的百越族(崇拜龙图腾的水乡部族)有断发纹身、自比龙子的习俗。他们创立端午节作为祭祖节日,通过赛龙舟(模拟龙舟竞渡)、吃粽子(供奉龙神)等仪式,祈求龙神庇佑风调雨顺、部落平安。这一传说反映了端午节的古老渊源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