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分公秋母秋吗 公秋母秋是什么意思

admin

在中国传统节气文化中,立秋有“公秋”与“母秋”之分,是民间通过立秋时间、农历日期或月份等维度,对立秋后天气趋势的经验,核心关联“秋老虎”(立秋后短期回热现象)的强弱。

公秋母秋的含义

“公秋爽,母秋凶”是最常见的关联俗语:公秋指立秋后天气转凉较快,秋风送爽,高温持续时间短;母秋则意味着立秋后仍有高温持续,炎热难耐,“秋老虎”发威,体感闷热。

立秋分公秋母秋吗 公秋母秋是什么意思

公秋母秋的主要判断 ***

民间对公秋母秋的划分有多种主流标准,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:

1. 农历日期单双法:以立秋当日农历日期的单双为核心依据。农历单数日(如初一、初三等)立秋为公秋,双数日(如初二、十四等)立秋为母秋(此为最广泛使用的判断方式)。

2. 立秋时辰法:按立秋发生的具体时辰划分。白天(通常以12:00为界,0:0012:00)立秋为公秋(又称“睁眼秋”),夜晚(12:0024:00)立秋为母秋(又称“闭眼秋”)。

3. 农历月份法:根据立秋所在的农历月份判断。农历六月立秋为公秋,七月立秋为母秋(因六月更接近夏季尾声,气温回落较快;七月已入盛夏,高温更易持续)。

2025年立秋的公秋母秋判定

2025年立秋的具体时间为8月7日13时51分(农历闰六月十四),结合上述主流标准:

农历日期:闰六月十四为双数日,判定为母秋;

立秋时辰:13时51分处于白天(12:00后),但多数地区更侧重农历日期的单双划分,故仍以“母秋”为主要结论;

农历月份:闰六月属于农历六月(传统历法中闰月归属当月),按月份法也为公秋,但因闰月的特殊性,部分观点认为其气候特征更接近七月,故综合判定为母秋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