寅时是中国传统地支计时法中的第三个时段,对应现代二十四小时制的凌晨3点至5点(北京时间)。其中,寅时初为3点、寅时中为4点、寅时末为5点,这一时间段是昼夜交替的关键节点,也是人体生理功能从“静”向“动”转化的重要时期。
更佳寅时的养生逻辑:深度睡眠是核心
从中医理论看,寅时是肺经当令的时段(肺主气、司呼吸,调节全身气机与血液运行)。肝脏已完成夜间“藏血”功能,将新鲜血液输送至肺,再通过“肺朝百脉”将气血输布至全身。为保证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,人体需要处于深度睡眠状态——深度睡眠能让肺脏专心完成气血调配,同时促进肺的“宣发”(将气血津液输布至皮毛、脏腑)与“肃降”(推动废水废物下行至膀胱、大肠)功能,维持机体阴阳平衡。
为何强调寅时“更佳状态”是深度睡眠?
1. 养肺的关键时段:肺为“娇脏”,需在无干扰的环境下工作。若寅时熬夜、早醒或剧烈运动,会干扰肺的气血运行,长期可能导致肺气不足、免疫力下降(如易感冒、咳嗽)。
2. 阳气生发的起点:寅时阳气开始“战胜”阴寒(古代称为“春暖花开”的状态),但此时人体生命力较弱(血压更低、呼吸次数最少)。深度睡眠能帮助阳气顺利生发,避免因阳气不足引发的精神倦怠、畏寒等问题。
3. 健康作息的标志:百岁老人的共同习惯之一是“亥时(2123点)睡、寅时(57点)起”。这种作息符合自然规律,能让肺及其他脏腑得到充分休养,长期保持面色红润、精神充沛的状态。
如何把握“更佳寅时”?
固定作息:尽量在23点前入睡,确保寅时处于深度睡眠(建议22:30左右准备入睡,以适应个体差异);
避免干扰:寅时不要起床、运动或进食,保持卧室安静、黑暗(可使用遮光帘);
特殊人群注意:心脏病、高血压患者需特别注意寅时休息,避免因气血需求增加加重心脏负担。
综上,“更佳寅时”并非某一具体分钟,而是凌晨35点之间的深度睡眠状态。顺应这一规律,能更大化发挥肺经的养生功能,维护身体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