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支十二时辰介绍 地支十二宫是什么

admin

地支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段的计时体系,以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地支命名,每个时辰对应现代时间的2小时,循环往复记录时间流逝。

其具体划分与别称如下:

子时(23:0001:00):又称“夜半”“子夜”,是一天的起始时辰,天地一片寂静,老鼠此时最活跃;

地支十二时辰介绍 地支十二宫是什么

丑时(01:0003:00):又称“鸡鸣”“荒鸡”,牛在此时反刍消化白天食物,黎明前的黑暗即将过去;

寅时(03:0005:00):又称“平旦”“黎明”,太阳即将升起,老虎开始活动,天地间生机渐显;

卯时(05:0007:00):又称“日出”“破晓”,太阳从东方升起,月亮仍挂在天空(玉兔象征),人们开始新一天的劳作;

辰时(07:0009:00):又称“食时”“早食”,古代人们吃早饭的时间,此时天空明亮,阳气逐渐旺盛;

巳时(09:0011:00):又称“隅中”“日禺”,临近中午,阳光强烈,蛇类躲在草丛中避暑,是一天中精力较旺盛的时段;

午时(11:0013:00):又称“日中”“正午”,太阳升至天空更高点,阳气达到顶峰,马此时站立不动(避免踩踏影子),人们多在此时休息;

未时(13:0015:00):又称“日昳”“日跌”,太阳向西偏移,温度略有下降,羊在此时吃草,是一天中较为舒适的时段;

申时(15:0017:00):又称“哺时”“夕食”,猴子开始啼叫,古代人们吃第二次饭(夕食),此时精力仍较充沛;

酉时(17:0019:00):又称“日入”“日落”,太阳落山,鸡归巢,天地间光线渐暗,人们结束一天劳作;

戌时(19:0021:00):又称“黄昏”“日暮”,天色昏黄,万物朦胧,狗开始守门,是一天中过渡到夜晚的时段;

亥时(21:0023:00):又称“人定”“定昏”,人们停止活动,准备睡觉,猪此时熟睡,天地归于平静。

二、地支十二宫概述

地支十二宫是紫微斗数中的核心概念,指以十二地支命名的固定宫位,包括子宫、丑宫、寅宫、卯宫、辰宫、巳宫、午宫、未宫、申宫、酉宫、戌宫、亥宫。与传统命理的“人事十二宫”(命宫、兄弟宫等)不同,地支十二宫的位置永远固定不变,是推演命理的基础框架。

其核心特征与应用包括:

方位对应:地支十二宫与空间方位紧密结合,如子宫对应正北方、午宫对应正南方、卯宫对应正东方、酉宫对应正西方,丑寅对应东北方、辰巳对应东南方等,体现了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;

三合与六冲:地支三合宫为申子辰合(水局)、亥卯未合(木局)、寅午戌合(火局)、巳酉丑合(金局),代表“三方”(协同作用);六冲宫为子午相冲、丑未相冲等,代表“对立”(冲突关系),是分析命理吉凶的关键逻辑;

命理应用:地支十二宫用于承载星曜(如紫微、天机),通过星曜在宫位中的状态(庙旺落陷),结合三方四正(本宫、三合宫、对宫)的综合分析,推断个人的性格、事业、婚姻等命运走向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