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忌女子祭灶:传统习俗有“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”的说法,认为祭灶应由家中男性主导,女子需回避。这一禁忌源于古代男女有别及对灶王爷权威的尊重。
2. 忌打骂孩子:小年是喜庆的日子,打骂孩子会破坏家庭和谐氛围,被视为对神灵的不敬,可能给家庭带来不好影响。
3. 忌随意搬动厨房器具:祭灶期间,灶王爷被认为在监察家中情况,随意搬动厨房器具会打扰到他,影响仪式的庄重性。
4. 忌污言秽语:全家需保持言语和善,说吉祥话,避免粗俗、不吉利的言辞,以免冲撞神灵,招来灾祸。
5. 忌用不洁净供品:灶王爷掌管一家饮食,供品必须干净、新鲜,若使用不洁食物会被认为对神灵不敬,影响家庭运势。过去还需提前沐浴更衣后再进行祭灶。
6. 忌在灶台上放刀具:刀具具有“杀伐之气”,与祭祀的纯净、祥和氛围不符,且可能让灶王爷感到不安,影响其对家庭的评价。
7. 忌捣蒜:“蒜”与“散”谐音,象征离散,捣蒜的噪音也可能惊扰灶王爷,因此小年当天应避免。
8. 忌借东西:小年是家庭团聚、祈福的重要日子,借东西被认为会“散财”,且各家都在忙祭祀,借东西会被误解为临时抱佛脚。
9. 忌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:传统观念中,嫁出去的女儿如同“泼出去的水”,小年回娘家会带走娘家财运,尤其家中有弟弟或哥哥的家庭,更应避免。
小年送灶神流程
1. 准备供品:必备糖瓜(或麦芽糖、糖果)、清水、料豆、秣草(为灶王爷坐骑准备)、灶神画像/牌位、香烛、纸钱、疏文(可选)。供品数量以3、5、7等单数为佳,寓意吉祥。
2. 清扫与布置:祭灶前清扫厨房,擦拭灶台,确保环境整洁。将灶神画像/牌位贴在厨房东面或北面墙的适当位置(高度适中,便于仰望),两侧可贴对联(如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),横批“一家之主”。
3. 燃香礼拜:全家到齐后,点燃香烛,家长带领家人依次向灶神行三鞠躬或叩拜礼。心中默默祈祷,表达对灶神的感激(如“感谢灶王爷一年来的庇护”)及新年愿望(如“祈求来年家庭平安、财库丰盈”)。
4. 宣读疏文(可选):若有疏文,可先宣读,内容大致为“善士弟子某某某叩启灶君司命,今值小年,设供,祈愿灶君隐恶扬善,回宫降福。恭请灶君定福归来,保佑来年风调雨顺、家宅平安”。宣读后焚烧疏文。
5. 送灶上天:将旧灶神画像/牌位从墙上揭下,与纸钱、元宝一同焚烧(焚烧时长辈可念叨“灶王爷一路顺风,上天言好事”)。焚烧完毕后,家人再次鞠躬,礼成。
6. 后续流程:送灶后,需等待除夕或正月初四(北方)/初五(南方)接灶。接灶时重新贴上新的灶神画像/牌位,摆放供品,燃香礼拜,欢迎灶神归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