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月二十七有什么风俗 二十七宰公鸡的来历

admin

1. 宰年鸡:民谚有“腊月二十七,宰鸡赶大集”,这天家家户户要宰杀自家公鸡。因“鸡”与“吉”谐音,寓意吉祥如意;部分地区如天津,旧时父系社会中公鸡象征“雄大之一”,更符合过年隆重氛围,且母鸡需留着生蛋补贴家用,故多宰公鸡。宰好的鸡需留至除夕年夜饭食用,整只盘于盘中摆放,不能拆解,寓意“大吉大利”,且春节期间天天见鸡,象征圆满。

2. 赶大集:腊月二十七是春节前的重要采购日,与平日“购缺卖余”不同,这天主要买卖年节物品,如鞭炮、春联、香烛、牛羊肉、儿童玩具、女孩子头花饰物等。各地集市此时格外红火,充满浓浓年味。

3. 洗疚疾:传统民俗中,腊月二十七要集中洗澡、洗衣,称为“洗疚疾”(洗去一年的晦气、疾病),寓意祈求来年健健康康。京城有“二十七洗疚疾,二十八洗邋遢”的谚语,强调这天沐浴的重要性。

腊月二十七有什么风俗 二十七宰公鸡的来历

4. 其他习俗:部分地区如山西吕梁,腊月二十七讲究“婆姨都洗脚”,传有“一个不洗脚,流脓害水七个月”的俗语;还有“磨刀”习俗,因“菜刀”与“财到”谐音,磨刀寓意财源广进,同时为春节大量做饭做准备。

二、二十七宰公鸡的来历

1. 谐音寓意:“鸡”与“吉”谐音,宰公鸡象征“大吉大利”,是人们对新年吉祥如意的期盼。

2. 公鸡的文化象征:古时父系社会中,“雄”被视为“之一”“气派”,公鸡雄赳赳的形象符合过年隆重氛围;且母鸡需留着下蛋补贴家用,故选择宰公鸡。

3. 天庭吉神的传说:传说公鸡是天庭的“吉神”,每天打鸣为人间报时,人们为感谢其守时勤奋,决定在腊月二十七这天宰杀其化身,让其重返天庭继续做天官,以求“天官赐福”。

4. 节日流程需求:宰好的鸡需留至除夕年夜饭食用,整只摆放,不能拆解,寓意春节期间“天天见鸡”(吉),表达对吉祥的持续企求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