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雨水节气的交节时间为2月19日(星期二),农历为二零二五年正月廿一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°,标志着降雨开始逐渐增多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。
雨水节气的特点
1. 降水特征:降雨开启,量小而持续
雨水节气的核心含义是“降雨开始,雨量渐增”。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形式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,相较于立春,全国平均降水量增加约21%。北方部分地区(如西北、东北、黄淮高原)仍处于寒冬,降雪仍未完全停止;而南方地区(如西南、江南、华南)则呈现早春景象,降水逐渐增多,空气湿度提升。
2. 气温变化:回升加快,乍暖还寒
随着太阳直射点从南半球向赤道靠近,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显著增加,气温回升较快。全国大部分地区更高气温升至0℃以上,黄淮平原日均气温可达3℃左右。但此时北方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,天气变化无常,忽冷忽热、乍暖还寒是常见特征,昼夜温差较大(如华北地区昼夜温差可达10℃以上)。
3. 物候现象:万物萌动,生机初显
雨水节气对应“三候”:
一候獭祭鱼:水獭结束冬眠,爬出冰窟窿捕捉鱼类,将鱼排列在岸边如同“祭祀”;
二候鸿雁来:大雁结束南方越冬,开始向北迁徙;
三候草木萌动:在春雨滋润下,草木随地中阳气上腾,逐渐抽出嫩芽,大地呈现“欣欣向荣”的景象。
4. 农事活动:小春管理,大春备耕
雨水是小春管理、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:
北方地区:冬小麦自南向北开始返青,需加强田间管理(如中耕除草、追施返青肥),若早春少雨,需及时春灌以保证水分供应;
南方地区:油菜、冬麦普遍返青生长,需清沟沥水(预防湿害烂根),同时追施苔花肥(促进油菜结荚);
华南地区:双季早稻育秧开始,需抓住“冷尾暖头”(冷空气过后、气温回升的晴好天气)抢晴播种,力争一播全苗。
5. 传统习俗:人情与祈福交织
雨水节气的习俗多围绕“祈福”“感恩”展开:
回娘屋:流行于川西一带,出嫁的女儿带上“罐罐肉”(用猪脚、雪山大豆、海带炖制)、椅子等礼物回娘家,感谢父母养育之恩;生育过孩子的妇女还需带上红裤子,寓意“早日怀孕”;
拉保保:四川地区的“认干爹”习俗,父母为孩子找干爹,取“雨露滋润易生长”之意,希望子女健康平安;
接寿:女婿给岳父母送“罐罐肉”,表达感恩;新婚女婿送节时,岳父母会回赠雨伞,寓意“遮风挡雨、旅途顺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