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的节日之一,主要别称包括:乞巧节(源于古代女子乞求心灵手巧的习俗)、七巧节(强调“乞巧”的核心活动)、七姐节(祭祀织女“七姐”的主题)、女儿节(古代未婚女子专属的节日)、巧夕(“乞巧”与“夕”的结合)、七娘会(民间组织的乞巧聚会)、牛公牛婆日(部分地区对牛郎织女的俗称)、七夕祭(祭祀星神的仪式名称)等。这些别称涵盖了七夕节的文化内涵与民俗特色。
七夕节不能做的事
1. 忌争吵:七夕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,传说连喜鹊都在忙着搭桥,人间争吵会“冲了喜气”,破坏团圆氛围,影响家人、情侣感情。
2. 忌晚归:老辈人认为,七夕夜织女与牛郎相聚,人间灯火需为其照亮道路,深夜在外游荡会搅扰这份相聚;且夜晚凉意重,易受凉或遭遇不便。
3. 忌说伤人的话:七夕是讲情意的日子,夫妻、亲人之间应互相体谅,避免说“过不下去”“真后悔”等狠话,以免伤感情、破坏节日心情。
4. 忌乱拆旧物:织女善织,旧时认为七夕拆缝补的衣物、旧布料会“剪断缘分”,且“破散”寓意不好,节日里应避免此类行为。
5. 忌送鞋子:“鞋”与“邪”谐音,送鞋有“送邪”之意;同时鞋子象征“走散”,已婚者可能面临离婚,未婚者可能面临分手,是不吉利的寓意。
6. 忌吃鸟类:喜鹊搭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,七夕吃鸟类会被认为破坏姻缘,影响婚姻运势。
7. 忌同房:七月初七是道教“道德腊”(祭拜先祖、神明的日子),要求清净,同房被视为亵渎,可能损寿。
8. 忌向长辈索要礼物:七夕虽有送礼习俗,但应是晚辈向长辈尽孝心,反向索要礼物不符合传统,会让长辈寒心。
9. 忌结婚/订婚:七夕是牛郎织女“分开”的结局,民间认为这一天结婚、订婚不吉利;且七月初七为单数,传统观念中“好事成双”,单数日子不宜举办喜事。
10. 忌搬家:七月初七处于农历七月(传统“鬼月”),阴气较重,搬家被视为触犯鬼神、招来不祥;且七夕是团聚的日子,搬家寓意“分离”,不符合节日氛围。
11. 忌吃黄梨、黄桃:黄梨谐音“离”,七夕吃黄梨有“分离”的不好彩头;黄桃寓意“桃花”,担心“桃花黄了”(即好运消失),影响姻缘运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