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三伏天依据传统干支纪日法推算,夏至(6月21日)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起点(7月20日),立秋(8月7日)后的之一个庚日为末伏起点(8月9日),初伏与末伏之间的时段为中伏。2025年中伏从7月30日开始,至8月8日结束,共10天,为近年“最短三伏”之一。
中伏饮食调理建议
中伏期间高温与高湿叠加,人体易出现食欲下降、脾胃功能减弱、水分流失快等问题,饮食需兼顾清热解暑、健脾利湿、补气养心三大原则:
1. 优先选择清热祛湿食材
针对中伏“湿热交蒸”的气候特点,可多吃冬瓜、海带、绿豆、赤小豆、扁豆等食材。例如冬瓜海带排骨汤(冬瓜200克、干海带50克、排骨300克),冬瓜利尿祛湿,海带清热软坚,排骨补充蛋白质,清淡不腻,适合补充营养并缓解身体沉重感;薏米赤小豆粥(薏米30克、赤小豆30克),可健脾祛湿,适合脾胃虚弱者。
2. 补充津液应对出汗消耗
高温天出汗多易导致水分、电解质流失,需及时补充。可选择绿豆百合粥(绿豆50克、百合20克)、南瓜小米粥(南瓜100克、小米50克),既能补水又能养胃;水果可选西瓜(200300克/天,清热解暑)、桃子(补气血)、哈密瓜(生津止渴),避免冰西瓜、冰饮等生冷食物,以免损伤脾胃阳气。
3. 温热性食物养护脾胃
中伏虽热,但人体阳气浮于外、内里相对虚寒,适量食用羊肉、生姜等温热性食物可温补阳气。例如生姜红枣茶(生姜23片+红枣3颗煮10分钟),晨起饮用能温阳散寒,适合长期待在空调房的人群;羊肉汤(搭配萝卜、冬瓜等清热食材),可补气血、祛寒湿,但需避免过量食用。
4. 清补凉调理体质
根据个人体质选择清补凉配方,如气虚体质(乏力、气短)可选用淮山苹果莲子汤(鲜淮山100克、苹果1个、莲子50克),健脾扶中;阴虚体质(口干、形瘦)可选用雪耳木瓜百合牛奶炖冰糖(雪耳20克、木瓜1个、百合30克),滋养心肺之阴;湿热体质(形体肥胖、舌苔黄腻)可选用扁豆槐花蛋豆汤(鸡蛋花10克、扁豆花10克、槐花5克、赤小豆30克),清利湿热。
5. 饮食禁忌需规避
避免食用辛辣、肥甘油腻食物(如烧烤、火锅、甜品),以免加重脾胃负担;减少高油高糖高盐食物摄入,避免引发腹痛腹泻;过量饮酒会加速水分流失,影响脾胃功能,需适量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