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关于白露的谚语有哪些

admin

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,通常出现在公历9月7日至9日之间。它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,核心特征是昼夜温差显著增大、露水凝结及天气转凉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对“白露”的诠释为:“水土湿气凝而为露,秋属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而气始寒也”,意为随着秋季深入,阴气渐重,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水滴,附着在花草树木上,因晨光照射呈现洁白光泽,故得名“白露”。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取代,冷空气南下频繁,虽白昼仍有余热,但傍晚后气温骤降,民间有“白露秋风夜,一夜凉一夜”的谚语,生动描述了气温下降的速度。

白露时节也是鸟类活动的关键节点,古人将此为“三候”:一候鸿雁来(鸿雁自北向南迁徙)、二候玄鸟归(燕子南归过冬)、三候群鸟养羞(鸟类储食备冬),进一步印证了季节由夏向秋的转换。

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关于白露的谚语有哪些

二、关于白露的谚语

白露时节的谚语多聚焦天气预测、农事活动及生活经验,是劳动人民长期观察自然规律的智慧结晶。

(一)天气预测类

白露秋分夜,一夜凉一夜:形容白露之后,昼夜温差急剧拉大,每夜气温都会明显下降,需注意添衣防寒。

草上露水凝,天气一定晴:清晨草叶上的露水凝结成珠,说明夜间天气晴朗、无云,次日多为晴好天气。

草上露水大,当日准不下:若露水较多较重,预示当日将有降雨,需防范田间积水。

喝了白露水,蚊子闭了嘴:白露后气温下降,蚊虫活动减少,叮咬频率降低,是驱蚊的天然节点。

干雾露阴,湿雾露晴:若雾露伴随干燥天气,次日多为阴天;若雾露伴随湿润空气,次日多为晴天。

(二)农事活动类

白露天气晴,谷米白如银:白露期间晴天多,有利于晚稻抽穗扬花及谷物晾晒,能提高产量和品质。

白露白迷迷,秋分稻秀齐:白露前后若有晨雾或露水,预示秋分时稻谷成熟整齐,将迎来丰收。

白露满地红黄白,棉花地里人如海:白露时节棉花进入成熟采摘期,田间一片繁忙景象,需及时采摘以防霜冻。

早秋作物普遍收,割运打轧莫懈怠:白露前后,早稻、玉米等早秋作物需完成收割、运输、脱粒等环节,避免延误农时。

(三)生活经验类

处暑十八盆,白露勿露身:处暑时仍需每天用一盆水洗澡降温,但白露后气温骤降,需避免赤膊裸体,以防着凉感冒。

夜晚露水狂,来日毒太阳:若夜间露水较多,次日多为晴热天气,紫外线较强,需做好防晒措施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