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虑症的自测需结合量表评估与症状观察,其中自评量表是初步筛查的有效工具,但结果仅作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依据。若自测提示可能存在焦虑问题,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由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进行详细评估。
一、常用焦虑症自评量表
1. SAS焦虑自评量表(广泛使用)
适用人群:成人
测评时间范围:最近一周
评分规则:共20题,每题根据“没有或很少时间”“少部分时间”“相当多时间”“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”分别对应14分(第5、9、13、17、19题反向计分,即41分)。总粗分=各题得分之和,标准分=总粗分×1.25(取整数)。
结果解读:标准分<50分为正常;5059分为轻度焦虑;6069分为中度焦虑;≥70分为重度焦虑。
2. GAD7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(针对性强)
适用人群:成人
测评时间范围:过去两周
评分规则:共7题,每题根据“没有”“有几天”“一半以上时间”“几乎天天”分别对应03分。总分为各题得分之和。
结果解读:04分无焦虑症(注意自我保重);59分可能有轻微焦虑症(建议咨询心理医生);1013分可能有中度焦虑症(更好咨询心理医生);1418分可能有中重度焦虑症(建议咨询精神科医生);1921分可能有重度焦虑症(一定要看精神科医生)。
3. 简易焦虑测试(快速筛查)
形式:以“是/否”作答(如“你是否经常感到紧张或不安?”“你是否容易感到担忧或恐惧?”等)。
结果解读:若“是”回答≥5个,可能提示存在焦虑症状,需进一步关注。
二、辅助自测的症状观察
量表结果需结合情绪、躯体、行为三方面的症状综合判断:
1. 情绪症状
持续的紧张、不安感(如莫名担心“不好的事情会发生”,且无明确诱因);
易激惹(比平时更容易生气、发火,如因小事大发雷霆)。
2. 躯体症状
睡眠问题(入睡困难、睡眠浅、早醒,或儿童夜间频繁做噩梦);
躯体疼痛(不明原因的头痛、肩颈肌肉紧张性疼痛,或儿童说“身体不舒服”但无法明确位置);
其他反应(心跳加快、呼吸急促、手抖、尿频等,如焦虑时明显感觉心跳比平时快很多)。
3. 行为症状
回避行为(回避可能引发焦虑的情境,如成人因担心公众场合发言而回避上台任务,儿童因害怕陌生环境而拒绝去新游乐场);
过度警觉(对周围环境过度敏感,如成人对他人的小声议论过度关注,儿童对教室里的微小动静很敏感)。
三、特殊人群自测注意事项
1. 儿童
需长期观察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反应(如偶尔害怕去幼儿园≠焦虑症,需观察是否持续影响日常生活、学习);
考虑年龄特点(幼儿多表现为哭闹、黏人,学龄儿童多表现为对学校活动的过度担忧)。
2. 老年人
需区分焦虑与躯体疾病(如睡眠问题、躯体疼痛可能由焦虑引起,也可能由高血压、糖尿病等躯体疾病导致,需综合考虑);
关注情绪异常(如长期情绪紧张、坐立不安,且伴随躯体不适)。
3. 孕期女性
区分正常孕期情绪波动与焦虑症(正常孕期担忧多为对胎儿健康、分娩的短暂担心,而焦虑症是过度、持续的焦虑,伴发明显躯体症状或行为改变);
注意孕期特殊性(若出现持续焦虑,需寻求专业帮助,权衡孕期用药利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