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立秋时间的算法

admin

1. 天文意义: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之一个节气,当太阳到达黄经135°时即为立秋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:“立,建始也;秋,揫也,物于此而揫敛也”,意味着万物从繁茂生长转向收敛成熟,是夏秋之交的重要节点。

2. 气候特征:立秋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暑气渐退,天气逐渐转凉,但此时仍处于“三伏天”后期,“秋老虎”余威仍在,气温仍有反复。总体趋势是昼夜温差加大,早晚凉意渐浓,民间有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的说法,即每下一场雨,气温都会有所下降。

3. 物候变化: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:“一候凉风至”,刮风时能感受到丝丝凉意,不再是暑天的热风;“二候白露生”,昼夜温差增大,清晨时分地面或植物上会出现细小的露珠;“三候寒蝉鸣”,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开始鸣叫,声音较夏季更为凄切,标志着天气真正开始转凉。

立秋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立秋时间的算法

4. 农事与文化意义:立秋是农事的关键时期,此时中稻开花结实、玉米抽雄吐丝、棉花结铃、甘薯薯块迅速膨大,对水分需求迫切,农谚有“立秋三场雨,秕稻变成米”的说法。文化上,古代帝王会在立秋日举行“迎秋”祭祀仪式,民间则有“啃秋”(吃西瓜、香瓜)、“贴秋膘”(吃炖肉、烤肉)等习俗,寓意丰收与补偿夏季的消瘦。

二、立秋时间的算法

1. 天文定位法:立秋的具体时间由太阳到达黄经135°的精确时刻决定,这一时刻每年略有不同,需通过天文观测和计算得出。例如,2025年立秋的具体时间为8月8日03:12:57,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。

2. 经验公式法:民间常用公式“[Y×D + C]

L”估算立秋日期(Y为年份后两位,D=0.2422,21世纪C=7.5,20世纪C=8.35,L为闰年数,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)。例如,2025年:Y=25,D=0.2422,C=7.5,L=25÷4=6(取整数),则[25×0.2422 + 7.5]

6 = 。

3. 日期范围:立秋通常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、8日或9日,具体日期因年份而异,但整体波动较小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