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准备工作:收集准确出生信息
要查询四柱八字,首先需要精确记录出生时间,包括公历/农历的年、月、日、时(如2025年10月3日15时,农历八月十一未时)。其中,时辰需明确到小时(23:001:00为子时,1:003:00为丑时,依次类推),误差可能导致时柱错误,影响后续分析。
二、核心步骤:排出四柱(年、月、日、时)
四柱八字由“年柱、月柱、日柱、时柱”组成,每柱由一个天干(甲、乙、丙……癸)和一个地支(子、丑、寅……亥)搭配而成,共八个字。以下是具体排法:
1. 排年柱:以立春为界的农历干支
年柱代表出生年份的干支,关键是以“立春”为年份的分界点(而非农历正月初一)。例如,2025年的立春是2月3日左右,若出生于2025年1月1日(未到立春),年柱仍为2024年的“甲辰”;若出生于2025年2月4日(立春后),年柱则为2025年的“乙巳”。
查询 *** :可通过万年历(手机APP或纸质版)直接查找农历年份对应的干支,或使用在线八字排盘工具输入年份获取。
2. 排月柱:以节气为界的农历地支+年干推算天干
月柱代表出生月份的干支,地支固定(正月寅、二月卯、三月辰……十二月丑),天干需根据年干推算。推算口诀为:
>甲己之年丙作首,乙庚之岁戊为头;
>丙辛必定寻庚起,丁壬壬位顺行流;
>若问戊癸何方发,甲寅之上好追求。
解释:
若年干为“甲”或“己”,正月(寅月)的天干为“丙”(即丙寅月);
若年干为“乙”或“庚”,正月天干为“戊”(戊寅月);
若年干为“丙”或“辛”,正月天干为“庚”(庚寅月);
若年干为“丁”或“壬”,正月天干为“壬”(壬寅月);
若年干为“戊”或“癸”,正月天干为“甲”(甲寅月)。
举例:2025年(乙巳年,年干“乙”),正月天干为“戊”,故月柱为“戊寅”;若出生于二月,地支为“卯”,天干按“戊”后一位“己”,则月柱为“己卯”。
3. 排日柱:通过万年历获取当日干支
日柱代表出生日期的干支,干支纪日每60天循环一次,且受大小月、闰年影响,需通过万年历准确查询。例如,2025年10月3日(农历八月十一)的日柱为“己亥”。
查询 *** :使用手机APP(如“万年历”“八字排盘”)、在线网站(如“中国万年历网”)或纸质万年历,输入农历日期即可获取。
4. 排时柱:以子时为起点,日干推算天干
时柱代表出生时辰的干支,地支固定(23:001:00为子时,1:003:00为丑时……21:0023:00为亥时),天干需根据日干推算。推算口诀为:
>甲己还加甲,乙庚丙作初;
>丙辛从戊起,丁壬庚子居;
>戊癸何方发,壬子是真途。
解释:
若日干为“甲”或“己”,子时(23:001:00)的天干为“甲”(即甲子时);
若日干为“乙”或“庚”,子时天干为“丙”(丙子时);
若日干为“丙”或“辛”,子时天干为“戊”(戊子时);
若日干为“丁”或“壬”,子时天干为“庚”(庚子时);
若日干为“戊”或“癸”,子时天干为“壬”(壬子时)。
举例:若日柱为“己亥”(日干“己”),子时天干为“甲”,故时柱为“甲子”;若出生于丑时(1:003:00),天干按“甲”后一位“乙”,则时柱为“乙丑”。
三、注意事项:确保准确性
1. 节气优先:年、月的划分以“立春”和“节气”为界,而非农历节日(如春节、元宵节),避免因传统习俗导致的干支错误。
2. 时辰校准:若出生地为西部地区(如新疆、 *** ),需将北京时间调整为当地真太阳时(如北京时间23:00可能对应当地21:00,仍为子时),避免时辰误差。
3. 工具选择:手动推算较复杂,建议使用可靠的八字排盘工具(如“元亨利贞”“ AstroSeek”)或专业命理软件,自动换算干支和节气,提高准确性。
通过以上步骤,即可准确查出自己的四柱八字。需注意的是,八字命理仅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仅供参考,切勿过度依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