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元节是什么节日 上元节有什么风俗

admin

上元节,又称元宵节、灯节、小正月、元夕,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的传统节日,也是春节之后的之一个重要节日。其中,“上元”源于道教“三元说”(正月十五为上元,七月十五为中元,十月十五为下元,分别对应天、地、水三官),天官主宰宇宙万物,喜乐祥和,故上元节以“燃灯祈福”为核心,成为阖家团圆、普天同庆的日子。

二、上元节的主要风俗

1. 赏花灯:作为上元节更具代表性的习俗,始于汉代祭祀“太一神”的传统,唐宋时期逐渐发展为全民参与的灯会。唐代灯期延长至三日,宋代扩展为五日并形成繁华的灯市,明代灯期更是长达十天(自正月初八至十七)。灯的种类繁多,包括龙灯、凤灯、走马灯、荷花灯等,造型精美,寓意吉祥(如龙灯象征祥瑞、莲花灯代表纯洁)。

上元节是什么节日 上元节有什么风俗

2. 吃元宵(汤圆):元宵是上元节的标志性食品,以糯米粉为原料,包裹豆沙、芝麻、枣泥等馅料,可煮、煎、蒸、炸食用。其名称源于“团圆”之意,象征家庭和睦、生活圆满。宋代时已有“浮元子”的称呼,生意人美其名曰“元宝”,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3. 猜灯谜:又称“打灯谜”,始于南宋,是将谜语写在纸条上贴于彩灯上的文字游戏。谜语内容涵盖诗词、成语、俗语等,既启迪智慧又充满趣味,深受各阶层喜爱。例如“元宵前后(打一字)”的谜底是“月”,既贴合节日主题,又考验思维。

4. 舞龙舞狮:舞龙舞狮是上元节的传统表演项目,源于古代驱邪祈福的习俗。舞龙者手持龙身,随着鼓乐节奏舞动,象征“龙腾盛世”;舞狮则有南狮(注重技巧)与北狮(强调憨态)之分,通过跳跃、翻滚等动作传递吉祥如意、驱邪避灾的美好祝愿。部分地区还有踩高跷、划旱船、扭秧歌等“百戏”表演,增添节日热闹氛围。

5. 地方特色习俗:不同地区还有独特的上元节习俗。例如福建莆田的“摆棕轿”(小伙子抬着绑有棕叶的轿子绕境巡游,跳火堆、转圈圈,象征驱邪纳福)、湖北孝感的“杨店高龙”(用竹、木、布扎成的12节龙灯,舞动时雍容大气,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)、益阳的“送亮”(傍晚去先人坟前点蜡烛、焚香、放鞭炮,烧茅篝火喊“虫子蚂蚁上天去”,祈求来年无虫灾)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