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至日期:2025年夏至为6月21日(星期六,农历二零二五年五月廿六)。
三伏天时间:2025年三伏天共计30天,为近10年来最短。具体时段为:初伏7月20日至7月29日(10天)、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(10天)、末伏8月9日至8月18日(10天)。
夏至的来历
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。公元前七世纪,中国古代先人通过土圭测日影的 *** (立竿测影),记录下一年中日影最短的那一天,将其定为夏至。《恪遵宪度抄本》中明确记载“日北至,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”,精准概括了夏至的天文特征——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(北回归线),北半球各地白昼达到全年最长,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(如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)。此后,夏至逐渐成为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时间节点,周代将其纳入国家历法体系,明清时期更成为皇家祭地仪式的关键日期(北京地坛即为明清皇家祭地遗址)。
夏至的传说
关于夏至,民间流传着多个富有奇幻色彩的故事,其中最经典的是“巧姐织日”传说:
相传古时有一户人家的女儿巧姐,心灵手巧,能不量尺寸为他人缝制衣物,绣出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。巧姐15岁时,被父母许配给赵财主的儿子。出嫁第三天,巧姐需回门,公婆却提出苛刻要求:“赶太阳下山前,做十双袜子、十双鞋和十个烟荷包带回来。”巧姐虽拼命赶工,但太阳西沉时仍未完成,急得泪流满面。一位白发老奶奶出现,递给她一根红丝线,教她将丝线抛向空中拴住太阳。巧姐照做后,太阳果然缓缓,她得以按时完成任务。当太阳再次西沉时,巧姐因被红丝线牵引,随太阳飞向天空,最终消失在霞光中。这一天,正是夏至。
民间还有“夏至食面”的习俗传说:古人认为夏至后白昼渐短,吃面条象征“一天短一线”,同时面条易 *** 、易消化,适合夏日食用,故有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的谚语流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