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暑节气的特点 处暑是最热的时候吗

admin

气温变化:昼夜温差大,整体趋降

处暑是反映气温由热转凉的过渡节气,“处”含“终止”之意,标志炎热暑天即将结束。此时太阳直射点持续南移,太阳辐射减弱,副热带高压逐渐南退,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立秋时降低约1.5℃。北方地区昼夜温差显著扩大(如东北、西北地区),早晚凉爽,中午仍有残余炎热;南方地区受“秋老虎”影响,部分区域(如长江中下游)仍可能出现持续高温,但整体气温呈下降趋势。

降水与湿度:降水减少,空气干燥

处暑节气的特点 处暑是最热的时候吗

处暑时节,全国暴雨总趋势减弱,降水分布呈现“北少南多”特征。北方雨季基本结束,多为晴朗少云天气,空气湿度低,易出现“秋燥”;南方地区因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影响,仍有较多降水,但湿度较夏季有所下降。

物候特征:鹰祭鸟、天地肃、禾乃登

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:“一候鹰乃祭鸟”,鹰感秋气肃杀,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陈列祭祀;“二候天地始肃”,万物逐渐凋零,天地间充满肃杀之气;“三候禾乃登”,黍、稷、稻、粱等农作物成熟,进入收获期。

农事与习俗:秋收与迎秋并重

处暑是农作物收获的关键时期,北方玉米、大豆等作物开始收割,南方晚稻进入生长后期,需加强田间管理(如防旱、防病虫害)。民间习俗包括“出游迎秋”(欣赏疏散自如的秋云)、“放河灯”(悼念逝者、祈保平安)、“开渔节”(沿海地区欢送渔民出海,享受新鲜海鲜)及“吃鸭子”(老鸭味甘性凉,缓解秋燥)。

处暑是不是最热的时候

处暑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是大暑(二十四节气之一,通常在每年7月22日24日),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气温更高、湿度更大的时期,常出现“ *** 天”等酷热天气。而处暑的“处”意为“终止”,标志着暑气逐渐消退,天气开始由热转凉。虽然南方部分地区在处暑后可能因“秋老虎”出现短期高温,但整体气温呈下降趋势,炎热程度远不及大暑。

你可能想看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